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规:迈向更高能级,更具竞争力

元描述: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全面提升金融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监管协同、加强人才建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引言: 2023年8月23日,上海市人大公布了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份条例是十五年来首次大修,是对标国际一流金融中心,全面提升上海金融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监管协同、加强人才建设,旨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规:开启新的篇章

2009年,上海正式被赋予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金融市场成交总额到金融业增加值,从金融机构数量到金融从业人员规模,上海金融中心的各项指标都取得了显著增长。然而,在迈向更高能级的过程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有效地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上海市人大对《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23年8月23日正式公布实施。

新修订的《条例》立足更高起点,充分体现了“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理念,从以下五个方面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夯实金融高质量发展基础

新修订的《条例》充分体现了“系统性重构”的理念,系统性地完善了上海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条例》明确了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交易场所的建设,促进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为企业融资和投资者投资提供更多选择。
  •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条例》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集聚,支持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发展,鼓励发展金融科技公司,促进金融机构间的良性竞争,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 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条例》明确了加强金融监管协同,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 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条例》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 升级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条例》强调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优化支付结算系统,完善金融数据共享机制,为金融市场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2.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新修订的《条例》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国际市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 引进来: 《条例》鼓励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为外资金融机构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走出去: 《条例》鼓励中国金融机构走向世界,支持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让中国金融机构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与国际规则接轨: 《条例》强调要加强与国际规则的衔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国际接轨,为中国金融市场融入全球金融体系铺平道路。

3. 围绕“五篇大文章”,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新修订的《条例》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围绕“五篇大文章”,即国际经济、贸易、航运、科创中心建设,进一步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难点问题,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条例》专门设立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章,强调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 支持国际经济发展: 《条例》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务,推动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促进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 服务贸易发展: 《条例》支持金融机构发展贸易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结算、保险等服务,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 助力航运发展: 《条例》支持金融机构发展航运金融业务,为航运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等服务,促进航运产业发展,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 支持科技创新: 《条例》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科技金融业务,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保险等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4. 强化金融监管协同,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新修订的《条例》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加强央地监管协同,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 央地监管协同: 《条例》明确了要加强央地监管协同,建立健全央地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加强监管: 《条例》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公司,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 完善监管机制: 《条例》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条例》强调要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化解金融风险。

5. 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新修订的《条例》高度重视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金融人才来到上海,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条例》鼓励金融机构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为金融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吸引更多优秀金融人才来到上海,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条例》强调要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
  • 支持金融仲裁机制创新: 《条例》专设了金融仲裁相关条文,支持金融行业仲裁机制创新,提高金融仲裁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为金融纠纷的解决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公正的途径。

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新修订的《条例》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的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需继续加固补强薄弱环节,朝着更高目标迈进。

  • 提升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 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影响力。
  • 提升“上海价格”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加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 优化金融发展软环境: 继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为金融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重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修订的《条例》的引领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会迈向更高能级,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常见问题解答

1. 新修订的《条例》与原版《条例》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新修订的《条例》在结构和内容上均有大幅调整,从原版的三十九条扩容至六十五条,字数从3900余字增加至10000余字,相当于诞生一部全新的地方性法规。新修订的《条例》更加注重金融体系建设、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监管协同、加强人才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 新修订的《条例》如何体现“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新修订的《条例》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国际市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具体体现为:鼓励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中国金融机构走向世界,加强与国际规则的衔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国际接轨。

3. 新修订的《条例》如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新修订的《条例》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围绕“五篇大文章”,即国际经济、贸易、航运、科创中心建设,进一步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难点问题,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4. 新修订的《条例》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新修订的《条例》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加强央地监管协同,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5. 新修订的《条例》如何吸引金融人才?

新修订的《条例》高度重视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为金融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吸引更多优秀金融人才来到上海,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未来如何发展?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重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修订的《条例》的引领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会迈向更高能级,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结论:

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份条例立足更高起点,充分体现了 “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理念,在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监管协同、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有效推动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继续朝着成为世界一流金融中心的目标稳步前进,为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